Alain de Botton: 一種更寬容,更溫和的成功哲學
現在的社會,我們認為只要你努力,什麼事都有可能發生。你只要努力不懈,有很棒的點子,家裡有車庫(為什麼美國人都用車庫…),你就可以創造出下一個蘋果。
這觀念看似激勵人心,但卻有潛在的誤導與傷害。那就是失敗時,我們並非不夠幸運 (unfortunate),而是成為輸家 (loser)。
現在的社會認為,你失敗,是因為你不夠努力,你要承擔所有的結果。
可悲的是,這成功與失敗往往不是自己決定的,而是這社會既有的標籤。
就像是在玩一場你可能完全沒興趣的遊戲,但是你輸的話你就被貼上「失敗的人」的標籤,你就全盤皆輸。Winner takes all, loser loses all.
舉個例子,你可能很會打球、畫畫、打電動,但是你活在名為「升學」的生存遊戲裡,考試成績是你的遊戲分數。遺憾地,如果你遊戲裡輸了,你也會輸掉你的人生。無奈,這是打從你出生,就被這社會強迫參與的遊戲規則。
成功被媒體、大眾、精英社會標籤化了。成功與一個人的價值,變成一張名片。我們對於「成功的人」有許多刻板印象:有錢、有名、有勢。我們追求成功,變成了追求金錢和名利。
成功應有很多面向,而且由自己內心價值所定義。
這麼說並不是要我們放棄追求成功,而是再三反思,我們追求的成功是不是自己的?或許追不到很糟,但最慘的結局莫過於追到最後發現這並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。
讀完不妨想想,你的成功是什麼?跟你每天在追求的一樣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