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如果你有件一定要完成的事,你會到哪裡去做?」
圖書館、咖啡廳、書房、廁所(?!)……有人說辦公室嗎?
但辦公室卻是我們花最多時間做事的地方。為什麼會這樣?
講者提出了工作深度和睡眠深度的類比,我也有切身體驗。
工作和睡眠一樣,有不同的階段、深度。
睡到一半被叫醒再回去睡,一定回不到原來的睡眠深度;
工作到一半被干擾再回去做,一定回不到原來的專注程度。
睡一樣長的時間,睡眠品質差,還是睡不飽;
工作一樣長的時間,「效率差」,什麼事都做不了。
而辦公室是很容易受到干擾的地方,所以效率往往很差。諸如臨時會議、電話、同事閒聊、主管探班……等,而且幾乎是強迫性的干擾。
作者提出了幾點解決辦法,有的很偏激,但挺有創意的。
1. 如果你是主管的話,減少臨時Meeting。
2. 每周或每月實施一個「不說話的下午」。
3. 善用email,當自己「準備好可以被干擾時」再來處理這些事。
我自己的偏方則是:帶耳機。
一來喜歡聽輕音樂,二來就算不聽音樂,別人看到你帶耳機就不太會打擾你。不過不見得每個地方上班都能聽音樂…
你有什麼方法呢?不妨把它用在工作上吧!
Work hard才能play hard!